欢迎来到华体会app网页版登录入口_华体绘最近登录网址

182-0397-0789 182-0399-7789
首页 > 产品展示

【银河晨报】91丨比亚迪(002594):垂直化供应链优势持续显现业绩大增直达预告上限

浏览 时间 2023-12-18 作者 产品展示

  原标题:【银河晨报】9.1丨比亚迪(002594):垂直化供应链优势持续显现,业绩大增直达预告上限

  1. 深圳机场(000089):2022H1国内疫情影响叠加卫星厅投产折旧,短期业绩承压,未来复苏可期

  3. 华铁股份(000976):轨交全年有望先抑后扬,高铁智慧屏开启新一轮增长空间

  5. 索菲亚(002572):改革落地带动营收稳健增长,全渠道、多品牌、全品类持续深化发展

  10. 比亚迪(002594):垂直化供应链优势持续显现,业绩大增直达预告上限

  深圳机场(000089):2022H1国内疫情影响叠加卫星厅投产折旧,短期业绩承压,未来复苏可期

  经营数据方面,2022H1,公司完成航班起降11.11万架次,同比-29.48%,完成旅客吞吐量939.24万次,同比-49.78%,货邮吞吐量74.99万吨,同比-2.61%。财务数据方面,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16.49%,实现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788.44%,由正转负。

  (二)2022上半年国内新冠疫情冲击下,公司航空主业、货站、商业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

  (三)因2021年底卫星厅正式投产,公司上半年折旧成本及财务费用显著增加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成本18.35亿元,较去年同期(13.71亿元),同比+33.77%;分别实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为:0.045亿元/0.66亿元/1.56亿元,较去年同期(0.042亿元/0.75亿元/0.59亿元),同比分别+4.60%/-11.14%/+165.67%。由此可见,公司的经营成本、财务费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上半年成本增逾+30%,主要系2022年初开始,卫星厅正式投产,带来折旧及相关经营成本的增加(虽3-5月国内疫情爆发期间,机场客流大幅受限的背景下,公司暂时关闭卫星厅,节省了一部分经营成本,但折旧成本仍持续产生);上半年财务费用增逾+160%,主要系公司为建设运营卫星厅,政府专项债产生的借款利息。

  公司的第三跑道于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实现整体竣工投产。截至目前,三跑道建设工程(填海及陆侧施工)正常推进,预计工程可如期完成。同时,考虑到2021-2025年第三跑道建设期间,投资额123亿元大多数来源于深圳市政府、民航发展基金(机场建设费),公司的资本开支压力相对有限。公司的T1航站区工程于2021年开工,即拆除原有A、B楼,并新建T1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即打造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预计T1航站区于2026年实现竣工投产,截至目前,工程处于正常推进状态,预计如期完成。

  8月,公司公布了其新一轮免税招标结果,深免中标T3航站楼进、出境免税店运营商。根据协议内容,经营期限共5年(含免租期3个月),其中T3出境免税店面积377平米,保底租金为每月3280元/平米,提成比例24%;T3进境免税店面积1818.73平米,保底租金为每月3280元/平米,提成比例30%。

  进入今年下半年,全球新冠疫情渐趋好转,伴随我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松动,国际航班逐步增开,航空机场板块或将迎来周期反转的机会。同时考虑到公司所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优势,未来国际航班及客流仍有很大的放量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 -0.27元/0.08元/0.26元,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 -24.12X/108.93X/28.87X,维持“推荐”评级。

  国内外新冠疫情恢复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国际客流需求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国际航线开辟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资本开支超预期的风险;跑道及航站区建设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47.76%;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7.63%;基本每股盈利1.40元。其中,Q1、Q2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32、34.00亿元,同比增长80.03%、29.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2.61亿元,同比增长7.20%、7.82%。

  22H1,公司改性塑料在黑电、白电、小家电及电动工具等客户业务量明显提升。复合材料新开发产品陆续量产,产品一直更新迭代,HP-RTM、SMC、BMC、热塑混纤材料多点开花,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其中,重点开发HP-RTM预成型、注胶、激光切割、气密性检查等相关工艺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巧克力超薄电池包的应用,目前已与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未来将成为公司复合材料板块重要一极。光显材料方面,公司慢慢地增加国内外客户合作,海外订单占比不断的提高,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从收入来看,22H1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分别同比增长29.45%、21.63%;占比分别为45.42%、18.03%,合计63.45%。从毛利来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分别同比增长21.82%、19.30%;占比分别达到52.91%、21.41%,合计占74.32%。从毛利率来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分别为16.92%、17.26%,仅同比小幅减少0.82、1.47PCT,继续保持较强的盈利韧性。

  公司大健康产业主要依托控股子公司东宝生物,从事明胶和胶原蛋白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东宝生物22H1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72.18%;实现归母净利润5797万元,同比增长667.73%。东宝生物将进一步陆续推出系列新品,扩大品牌和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其子公司益青生物将在现有年产300亿粒胶囊产能的基础上,完成年产600亿粒空心胶囊的产能扩张,逐步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处在发展快车道,预计各业务仍将保持10%-30%左右增长,且通过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年产100万吨聚苯乙烯(PS)项目和年产20万吨聚丙烯(PP)树脂生产线项目,积极布局改性材料上游产业链,利用规模效应取得成本优势,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年产100万吨PS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PS单体生产工厂,其中一期年产60万吨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投产。年产20万吨PP装置,目前已实现全面投产,产品销量稳步提升。我们大家都认为,企业具有高成长属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材料价格大大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华铁股份(000976):轨交全年有望先抑后扬,高铁智慧屏开启新一轮增长空间

  8月24日晚间,公司发布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45亿元,同比增长9.84%;实现归母纯利润是2.26亿元,同比下滑3.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略减1.94%;稀释每股盈利达0.14元/股,同比小幅下滑4.51%。

  上半年,公司给水卫生系统、备用电源及座椅三大核心业务稳健发展支撑营收稳增长。同时,公司也聚焦研发,不断持续推出新产品,紧跟客户的真实需求,巩固核心竞争力。座椅方面,公司先后推出磁悬浮列车座椅,“冬奥专列”智能动车组座椅等;给水卫生方面,公司承接了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给水卫生系统产品,并配合研发时速40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水箱、污物箱材料减重方案,均得到主机厂及客户的认可。近年来,公司积极进行横向和纵向开拓,产品线紧跟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扩展,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将依靠技术和产品的优点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未来盈利将稳健增长,毛利率将逐步提升。

  同日,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主要是做轨交座椅设计、研发、制造的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与国铁集团控股的动车组Wi-Fi平台建设经营商国铁吉讯签订了《动车组座椅智慧屏项目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基于原有的复兴号动车组Wi-Fi系统升级,实现复兴号动车组样车座椅智慧屏系统电源、通讯软硬件及网络、座椅设计改造等工作。依据开发协议,公司将完成复兴号动车组智慧屏加装改造样车各一列,经测算每标准列预计220万元,后续根据项目联合开发进展实际的需求调整投资额度。我们大家都认为,动车座椅智慧屏是在信息相互连通趋势下的发展趋势,未来若随着动车组新造和修造的推进,智慧屏渗透率逐步提升,市场空间广阔,智慧屏或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核心产品在动车组新造和修造市场均有一定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全力发展轨交维保业务,实现了良好的业绩增长。在给水卫生、别用电源、座椅系统方面,公司分批次交付了中车和国铁三、四、五级修项目,包括新一代智能动车组的维修维保业务。另外,四方阿尔斯通自主空调大修平均参与度近50%。我国作为轨交大国,动车组保有量不断的提高,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市场不断扩容,高负荷运行下维修周期有所缩短,轨交后市场已步入高速成长期,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注重布局后维保市场,未来有望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享受后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红利。

  我们认为公司发展思路清晰,对标全球国际龙头,采用并购方式整合产业链资源,完成轨交零部件平台布局。随公司传统业务市场占有率增长以及并购新业务发力,我们预计2022-2024年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30/30.40/33.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7.60/8.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2/0.48/0.52元,对应PE为17/12/11倍,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29亿元,同比增长45.34%;实现归母净利润50.37亿元(扣非49.87亿元),同比增长36.62%(扣非增长34.56%)。

  上半年公司新增装机2.1GW(同比+254%),其中陆风0.8GW,光伏1.3GW;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累计装机25.1GW,其中陆风10.49GW,海风4.57GW,太阳能9.71GW,水电0.21GW,独立储能0.1GW;陆风全国市场占有率3.32%,海风全国市场占有率17.16%(同比+3.80pct),太阳能全国市场占有率2.89%(同比+0.34pct),海风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稳固。

  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7.3GW,在建项目装机合计15.27GW,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在建装机各为7.63GW。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为公司发展提供充足增长空间。

  上半年全国整体来风较弱,1-6月公司风电项目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165小时(同比-9.3%);1-6月公司太阳能项目累计平均利用小时718小时,同比基本持平。装机增长推动风光发电量大幅度的提高。上半年公司总体发电量244.9亿kWh(同比+46.7%),其中风电173.4亿kWh(同比+46.8%),其中太阳能发电67.9亿kWh(同比+45.7%),水电3.5亿kWh(同比+59.9%)。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65.45%,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ROE(加权)6.93%,同比减少1.3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9.08%,同比减少1.9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15.47%,同比减少2.2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净流量57.84亿元,同比增加49.04%;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66.05%,同比增加5.47个百分点,后续仍有一定债务融资空间;应收账款266.71亿元,同比增加66.2%,其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补贴款为255.6亿元。

  公司作为风电运营龙头,目前应收新能源补贴数额大。截至上半年末补贴余额为255.6亿元,占净资产的34.2%。8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发文,按照《关于授权设立北京、广州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统筹解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补贴问题的复函》要求,成立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管理业务。我们大家都认为结算公司的成立有望加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补贴发放,改善绿电运营行业现金流,促进风光装机稳健增长。

  根据公司总体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装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力争十四五末总装机规模达到50GW,较2022年上半年25.1GW装机规模仍有1倍的增长空间;公司海风先发优势显著,2022年上半年已投运海风规模4.57GW,全国市场占有率17.16%,排名行业第一,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格局成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82.73亿元、96.20亿元、113.2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5x、18.4x、15.7x。公司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主体,装机增长确定性高;且海风先发优势显著,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格局成型,海上风电引领者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夯实。当前维持“推荐”评级。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低于预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补贴回款速度低于预期;上网电价下调;新项目造价上升等。

  索菲亚(002572):改革落地带动营收稳健增长,全渠道、多品牌、全品类持续深化发展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盈利收入47.81亿元,同比上涨11.19%;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下降7.64%;基本每股盈利0.45元/股。其中,公司第2季度单季实现盈利收入27.82亿元,同比上涨9.56%;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下降9.35%。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97%,同比下降2.77 pct。其中,22Q2单季毛利率为32.43%,同比下降4.74 pct,环比改善1.11 pct。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行及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公司大宗业务毛利率大幅度降低,同比下降10.97 pct;2)板材、装饰纸、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升;3)毛利率较低的配套产品占比提升。

  公司持续推进大家居战略落地,在行业首推整家定制套餐,将单一空间定制扩大至整个家居环境,有效推动客单价提升,报告期内,索菲亚品牌工厂端平均客单价同比增长29%;司米品牌全屋产品工厂端平均客单价较单一橱柜产品增长153%。上半年,公司衣柜及配套、橱柜及配件、木门、别的产品分别实现盈利收入39.16、5.39、1.83、0.82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3.23%、-4.12%、+6.92%、-0.04%。

  品牌来看,索菲亚品牌实现盈利收入40.73亿元(+11.9%),其中,零售/整装/大宗渠道分别为32.92 / 3.26 / 4.49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0% / +176.5% / -14.8%;司米品牌实现盈利收入4.64亿元(-15.2%),华鹤品牌实现盈利收入0.69亿元(+20.9%),米兰纳品牌实现盈利收入1.06亿元(+536.2%)。渠道来看,公司经销商/大宗/直营渠道分别实现盈利收入38.76 / 6.94 / 1.3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4.7% / -4.8% / -8.5%。经销渠道中,华鹤、米兰纳实现快速拓展,索菲亚/司米/华鹤/米兰纳经销商数量较21年末分别变动+33 / -210 / +38 / +58位,专卖店数量较21年末分别变动-78 / -310 / +39 / +93家。司米经销商及门店数量一下子就下降,还在于公司对司米品牌重新定位,优化运营模式,司米品牌经销商同索菲亚品牌重叠率降低。

  公司持续推进大家居战略落地,多品牌矩阵结构清晰实现稳步发展,品类协同驱动客单价提升,全渠道布局不断深化,预计公司2022 / 23 / 24年能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53 / 1.85 / 2.23元/股,对应PE为11X / 9X / 8X,维持“推荐”评级。

  莱克电气发布2022年中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0亿元,同比增长10.81%;实现归母净利润4.82亿元,同比增长45.35%;Q2单季度实现营收21.59亿元,同比增长4.97%;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加92.46%。

  公司上半年营收45.10亿元,同比增长10.81%,分业务来看,公司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其中线上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受俄乌战争影响,跨境电商业务下降幅度较大。国内线%,莱克吉米除螨机、碧云泉智能净水机持续稳居品类头部。线下销售方面,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约10%。出口业务方面,受全球宏观经济、欧美需求紧缩、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传统ODM/OEM出口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20%,Q2单季传统 ODM/OEM出口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30%,具体分类中,吸尘器出口业务收入有所下滑,园林工具业务整体保持稳定。核心零部件业务方面,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铝合金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受并表上海帕捷影响大幅增长,同比增长近 700%。2022年,公司启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再融资项目已获得证监会受理,拟募集资金 12 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022H1公司毛利率22.17%,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35PCT,其中Q2毛利率21.38%,同比下降了0.71PCT,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海外销售占比下降和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2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同比变动29.57%/-8.44% /-523.91% /17.98%,费用率分别为4%/2.63%/-3.39%/4.96%,同比变动0.58/-0.55/ -4.28/ 0.3PCT,销售费用增加较多,主要原因为公司加大自主品牌营销费用,报告期内,公司品牌与营销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 69%。财务费用率下降较多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汇兑收益增加。2022H1公司汇兑收益为1.61亿元。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对自主品牌和核心零部件两大业务的研发投入,核心零部件业务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 163%。综合来看,公司上半年净利率10.69%,同比增加2.53PCT。

  我们认为公司ODM业务优势明显,自有品牌业务增长迅速,随着公司核心零部件产能逐步释放,业绩将稳步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8.23、10.58和12.19亿元,对应的EPS为1.43、1.84和2.12元,维持“推荐”评级。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27亿元,同比增长34.11%;实现归母净利4.03亿元,同比增长18.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71亿元,同比增长21.28%,实现EPS 0.64元。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90亿元,同比增长8.83%;实现归母净利1.91亿元,同比下降16.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73亿元,同比下降15.42%,实现EPS 0.30元。

  公司Q1收入同比增长72.67%,Q2收入同比增长8.83%;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78%,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42%。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速环比大幅下滑,主要是因公司地处上海,受上海疫情停工影响明显。

  公司今年上半年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同比毛利率下滑,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上升。不过,公司Q2单季毛利率已回升至44.15%,环比Q1提升3.87pp。随着中国PPI继续下滑,公司上游原材料成本压力或持续缓解。

  短期疫情冲击不改公司长期发展前景。首先,公司所处的制药装备行业位于医药产业链上游,不承受政策压力,属于高端制造产业升级鼓励领域,且下游需求受个别领域波动影响小。其次,公司作为国内制药装备龙头之一,积极把握行业转型需求,大力扩充产能,市占率有望进一步上升。最后,行业驱动因素从政策周期转为下游药企转型换装需求,逐步体现出成长性,公司估值中枢有望提升。预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69/13.95/15.42亿元,对应EPS 为1.84/2.20/2.43元,对应PE为14/12/11倍,维持“推荐”评级。

  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疫情停工影响生产的风险、公司高端产品研制失败的风险等。

  22H1实现收入47.8亿元,同比+10.8%;折合22Q2为24.63亿,同比+7.1%。总体看,华东、西南疫情致22Q2收入增速略有放缓,但低温鲜奶高增以及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策略,整体表现仍优于其他区域乳企。分产品看,22H1液体乳/奶粉/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8%/-7%/+50%,其中低温鲜奶同比+20%,主要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产品创新+渠道差异化。分区域看,22H1西南/华东/西北/华北/其他地区收入分别同比+16%/-6%/+4%/+10%/31%,西南核心市场稳健增长,华东市场下滑主要系疫情冲击所致。分公司看,22H1四川乳业/天友/雪兰/寰美收入分别同比+4.2%/-0.2%/-3.4%/+9.1%,预计琴牌与唯品实现高增。分渠道看,22Q2直销/经销/电商收入分别同比+5%/10/3%,其中22Q2末经销商数量为3381家,环比-15%,预计主要系公司主动调整经销商体系所致,虽然经销商数量下降但单个经销商贡献收入体量有所提升。

  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29.4%;折合22Q2为1.46亿,同比+24.6%。毛利率:22Q2毛利率为26.2%,同比-0.2pct,主要系运费与包材价格上涨,原奶采购成本同比-13%。2)费用率:22Q2销售费用率14.1%,同比+0.6pct,主要系广告、营销费用增加所致;22Q2管理费用率5.1%,同比-0.5pct,主要得益于内部精细化管理。3)净利率:22Q2销售净利率为6%,同比+0.4pct,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22H1净利率同比+0.6pct。

  短期看,预计22H2业绩延续较快增长。1)需求旺盛:鲜奶品类渗透率叠加白奶健康属性,需求端稳健增长;2)品类升级:鲜奶、高端奶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改善;3)管理改善: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提效,推动费用率下降。中长期看,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泛全国化逻辑加快兑现。1)内生增长:行业未来趋势为低温奶逐步替代常温奶,公司将凭借并购整合+多品牌战略+产品创新等多项优势享受行业发展红利;2)外延并购:公司处于第三轮并购的加速期,收购将催化新的一轮投资机会。

  结合业绩公告,我们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18/5.41/6.71亿元,同比+34.0%/29.2%/24.2%, PE为24/19/15X。考虑到鲜奶渗透率提升,叠加并购驱动公司业绩增速高于行业均值,维持“推荐”评级。

  近日,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报。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减少44.86%;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34%。

  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减少44.86%,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为21.21%,同比-0.74pct。营收下降主要因为本期交付结转面积减少,无法确认收入。利润实现逆势增长原因有两点,第一,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增长,21H1仅0.49亿元,22H1增长至8.84亿元;第二,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减少54.5%至3.21亿元,占比下降15.8pct至20%。截止22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2,523.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8.0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9.18%和5.95%,财务状况良好。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尚未结算的预收房款为1198.5亿元,较年初增长28.13%,对21全年营收覆盖率为3.2倍,预收款持续增厚,为未来业绩提供充分保障。上半年完成交付10个项目,下半年预计仍有25个项目竣工交付,全年营收或修复为正。

  22H1公司销售情况良好,实现销售额683.93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22%。位列克而瑞行业销售排名第13位,蝉联杭州房企销售冠军。权益销售回笼资金322 亿元,同比增加6%,销售回款强劲增加成为经营性现金流回正的主要原因,22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8亿元,同比增长151%,在行业下行的环境下实属难得。22H1公司实现销售额683.93亿元,与1500-1600亿元的销售目标还有很大空间,下半年销售情况值得期待。

  22H1,公司新增土地储备项目30个,其中杭州28个,进一步巩固杭州市场份额。新增土地面积合计149.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7.1%,新增计容建筑面积合计366.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6.5%,新增土储货值权益比例57.5%,同比+2.5pct。截止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土地储备中杭州占62%,进一步增加公司在杭州市场的销售集中度,推动公司后续销售增长;同时,杭州今年一批次集中供地所获项目净利润率平均在8%左右,高于去年同期,为利润增厚提供了空间。

  截止22年上半年末,公司持有用于出租的写字楼、商业裙房、社区底商及公寓面积约31万平方米,报告期内实现租金收入1.46亿元。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法计量,期末账面价值58.54亿元。

  (六)财务稳健,经营性现金流转正,稳居绿档,授信额度提供进一步保障,融资能力远超大部分民企

  22年上半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558.07亿元,较年初增加22%,其中银行贷款占比78.3%,直接融资占比21.7%,债务结构清晰。公司平均融资成本同比下降0.2pct至4.7%,创历史新低。扣预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5.47%,净负债率为 85.79%,现金短债比为 1.11 倍,可有效覆盖短期债务,保持“绿档”企业。此外,公司授信储备充裕。截至22年上半年末,滨江集团共获银行授信总额度111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授信额度已使用498.4亿元,剩余可用616亿元,占总额度的55%,为公司融资提供进一步保障。2022年8月22日,滨江集团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无担保中期票据,规模为人民币9.4亿元,利率4.8%。这是继7月5日滨江集团成功发行短期融资9.7亿元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滨江集团再次发债成功,且融资成本始终保持低位,展示出了企业稳健经营的能力,远超大部分民企。

  公司销售显著强于行业平均,销售回款良好,助推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公司抓住投资窗口,拿地逆势增长,土储丰厚,并且拿地利润率改善,为未来利润增厚提供空间;财务稳健,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2元/股、1.34元/股,以8月29日的收盘价9.39元计算,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8.4倍、7.0倍。我们看好公司长期的表现,给予“首次推荐”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6.07亿元,同比+65.71%;实现归母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206.35%,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9亿元,同比+721.72%,基本每股收益1.24元,同比+202.44%。

  2022H1,公司累计销量达64.64万辆,同比+162.0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63.82万辆,同比+324.84%,自3月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以来,公司在供需两端专注新能源车生产及销售,单月销量屡创历史新高,推动新能源车业务收入大涨,2022H1,公司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实现盈利收入1092.67亿元,同比+130.31%,占总营收比重为72.55%,同比+20.35pct,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上半年,公司陆续发布元PLUS、驱逐舰05、新款汉EV、汉DM-i、汉DM-p、腾势D9、海豹、唐DM-p等新款车型,新款车型上市即爆款,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叠加公司传统强势车型秦、宋系列及去年发布的海豚车型热卖,公司产品延续强周期;下半年,公司还将有护卫舰07、定价百万元级旗舰品牌等陆续发布上市,叠加产能有序扩张,助力公司收入持续高增。

  2022Q2,公司实现营收837.82亿元,同比+67.92%,环比+25.37%,归母净利润27.87亿元,同比+244.74%,环比+197.67%,在Q2国内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下实现大幅度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垂直化供应链体系优势。一方面,公司垂直化供应链体系有效保障水平供应链阻塞情况下的零部件供给,保障公司生产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在上游原材料价格松动、芯片短缺情况缓解的背景下,成本下降在垂直供应链体系下传导更为直接迅速,呵护公司产品毛利率。2022H1,公司销售毛利率13.51%,同比+0.74pct,2022Q2,公司销售毛利率14.39%,同比+1.49pct,环比+1.99pct,毛利率逆势改善。8月,公司宣布拟285亿元在宜春投建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基地项目,深入布局电池原材料环节,着力应对电池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带来的成本压力,将自身垂直供应链体系优势进一步扩大。

  2022H1,公司销售费用率3.14%,同比+0.22pct,主要系公司转型新能源车企,大力布局售后服务提高客户体验感所致,Q2销售费用率3.28%,同比+0.46pct,环比+0.32pct,较Q1小幅抬升;2022H1公司管理费用率2.44%,同比-0.21pct,Q2管理费用率2.35%,同比-0.14pct,环比-0.20pct,结构优化效应明显。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形成技术与产品的有效联动,纯电动方面,基于e3.0平台打造的海豚、元PLUS月销均已突破万级,首款打造CTB技术的海豹当日预售突破两万订单,市场热度强烈;插电混动方面,公司将DM-i、DM-p技术搭载至旗舰产品汉家族,技术优势直接反映于销售端,汉家族已连续3月突破2万销量。2022H1,公司研发投入64.70亿元,占营收比重的4.30%,同比微降0.56pct,但投入额大增46.63%,体现公司研发重视程度,在技术驱动下,公司产品有望在迭代更新中持续保持市场领先竞争力。

  1、疫情对公司产销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2、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3、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银河晨报】8.29丨三大运营商经营业绩超预期,数字经济底座夯实迈上新台阶

  【银河晨报】8.25丨机械:7月通用设备边际转弱,电池设备有望受益钙钛矿产业化进程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

  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票价格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票价格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20%。

  中性: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票价格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指未来6-12个月,公司股票价格低于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10%及以上。

上一篇:被列入全国高考试题 比亚迪从垂直整合到供应链开放的经济学奥秘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下一篇:中国铸造机械行业报告:绿色铸造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